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短讯】赔光光的瑞信AT1债券持有人开辟“新战场”:找券商求偿 天天讯息

2023-06-10 07:16:17 开利财经


(资料图)

(编辑 史正丞)随着瑞银、瑞信的合并即将进入尾声,这桩一度引发全球担忧的事件即将画上尾声——除了那些因购买瑞信AT1债券血本无归的投资者们。在这次的紧急交易中,将近16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265亿元)被完全减记至零,受到波及的投资者至今仍在寻求挽回些许损失的方法。据《日经新闻》报道,有一部分日本投资者准备将销售瑞信AT1债券的日本券商告上法庭,因为后者未能“充分披露风险”。曾经在美国银行担任证券律师的Taiju Yamazaki对媒体表示,他最快将在8月代表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的客户,将这家券商告上法庭。现在已经有超过60人、损失金额接近4400万美元的投资者来找过他,预期会有一半的人参与诉讼。Yamazaki表示,他也正在准备起诉其他券商的事宜。根据日本政府的摸底排查,大约有价值10多亿美元的瑞信AT1债券卖给了日本投资者。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向1550名投资者出售近7亿美元的债券,其中近1300人是个人投资者。AT1债券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设立的补充流动性工具,在银行破产等情况下会被完全减记。但瑞信事件的争议点在于,在AT1债券全额减记的同时,股权投资者仍能拿回部分回报。同时信用衍生品决议委员会也裁定,瑞信和瑞信的合并不构成信用事件,不会触发CDS(信用违约互换)的赔付。当然,AT1债券的发行文件中,也明确存在触发“不可持续经营事件”(Viability Event)时全额减记的条款。投资者凭啥起诉券商?即便对于许多金融从业者来说,瑞信AT1债券的事件也是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特别是瑞士监管采取了“债券先于股权灭失”的决策,更不用说普通投资者了。但据此起诉券商未尽告知义务,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的高管在4月的财报说明会上曾提及,AT1债券的风险已经“依照法律规定通过销售文件向客户说明了”。由于销售文件中的确有记载“全额灭失”的风险,所以一些法律人士认为起诉券商的赢面不大,转而将目标转向瑞士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包括日本当地的律所在内,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起类似的诉讼。对于起诉的立场,Yamazaki表示他的诉讼旨在证明,券商销售人员缺乏对“不可持续经营事件”的明确解释是一种常态,而不是什么特例。根据日本法律,销售人员必须“以满足客户理解所需的方式和范围”解释重要事项,例如损失本金的风险,否则将面临潜在赔偿。销售行为或存明显过失《日经新闻》也设法联系到了一些瑞信AT1债券的持有人,请他们聊一聊当初为何买入这些让他们后悔终生的债券。首先需要解释的是,瑞信的AT1债券本质上是次级债,在日本的起售金额就达到20万美元。所以不少投资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这场风波中损失了较大比例的养老储备。其中有一些人表示,他们本来以为自己买的是普通的次级银行债,因为拿到手的利率只比他们以前买的银行债高了一个百分点。一名71岁的东京老奶奶告诉媒体,她是在2019年买的瑞信AT1债券,票面价值30万美元,年息6.25%。她之前购买的是摩根大通优先股,年息为5%。本来那笔投资到期后,她准备继续购买相同的标的,但当时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的私银顾问建议她去买瑞信AT1债券,因为“收益率会比摩根大通的优先股高一些”。这位老奶奶其实是懂一点点投资的,但也只是懂一点点。当时她明确询问了“不可持续经营事件”条款的含义,但销售告诉她这就像一份“灾难性事件风险的保险单”,而且不应该太担忧这件事情。销售同时跟她讲,瑞信债券和她之前买的小摩优先股是相似的产品,因为“瑞信也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如果瑞信倒了,那么三菱日联银行也会倒闭”。作为对比,其他的日本券商基本没有向零售投资者推销AT1债券。野村证券的CFO Takumi Kitamura就明确表示,这类产品对零售投资者来说太危险了。令事情更加复杂的是,日本的大型银行和大型券商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令这些投资者更容易盲从券商的诱导。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是在2016年合并而成的券商,三菱日联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分别持股60%和40%。向东京老奶奶卖债券的私人银行部门,最早可以追溯到已经破产的山一证券。私银部门最初在1998年被美林证券接手,然后在2012年卖给了三菱日联。这位老奶奶表示,她是三菱日联的老客户,从她做生意的父亲开始就一直与这家金融集团合作,她的人寿保险和投资信托也都托付给了他们,也正是三菱日联将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介绍给了她。事实上,自从她购买了瑞信债券后,之后的四年里就再也没有收到有关这只债券的更新,在此期间债券的交易价格已经从105美分(对应票面1美元)跌至70美分。私银的销售人员也会偶尔来拜访她,但主要目的是劝说她买新的债券。在瑞信官宣与瑞银合并的两、三天前,她突然接到通知说自己买的债券可能存在“担忧”,当时已经跌到35美分。那个时候也是她第一次听到“AT1”这个词,随后不久她的一半财产就被瑞士政府全额减记了。

20条 上一页1/20 下一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