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民政协报 人民政协报
(资料图片)
民盟中央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加快生物数据库建设,构筑生命科学发展保障体系的提案》中指出,“生物数据库是生命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也是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生物数据库的建设、维护与安全关系到人口健康、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但目前,我国生物数据库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
在提案中,民盟中央分析说,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生物数据库仍有较大差距。国际常用的权威生物数据库主要由美欧日合作建成、共同维护、互补整合。我国已建成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与部分欧美数据库有初步合作,此外很多高校也建立了不同类别的分散的数据库。但我国生物数据库与欧美、日本数据库在基础设施、数据交汇、数据管理、搜索比对等方面差别巨大;且在生物信息的权威性、完整性、使用界面的友好度、数据读取便捷性和不同数据的智能关联性等方面也存在差距。
据介绍,生物数据库建设与我国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需求不匹配。生命健康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有望实现革命性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以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物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根基在于生物信息资源的发展、注释、整合、读取与应用,但目前我国生物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尚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生物制造领域的激烈国际竞争让生物数据不再安全。虽然目前欧美、日本生物数据库是非营利性的全球公开数据库,信息免费获取,且各国基于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惠益分享,签订了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多个公约。但是随着生物产业对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的作用日趋明显,生物数据库的战略性影响不断增强,相关利益分享机制也开始出现争议。美国已通过生物法案明确扩大生物制造业,推动生物技术本土化。随着中美在各领域竞争加剧,预计未来生物数据共享也将受到影响,应提早应对,加快我国生物数据库建设。
民盟中央建议:“加快完善我国生物数据库建设,实现与不同数据库的有机整合。生物信息种类不同,但是相互关联。我国生物数据库建设起步晚、发展慢,应快速增加生物数据库种类,增加生物信息存储量,丰富生物数据类别。同时关联、整合各类生物数据库、各类生物信息数据,增加数据上传与下载的友好度和便捷性;加快完善我国遗传资源数据库核心设施与数据管理系统。以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面向生物信息大数据的基础设施环境,研发多维数据资源的生物数据库、信息库和知识库系统,切实形成综合性、权威性的生物信息数据库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搜索、比对、注释、读取引擎。”
“加大我国生物信息学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尽快升级生物信息学的学科布局和整体规划,提升生物信息学的学科级别,成立生物信息学一级学会,并在有较好基础的大学设立生物信息学院,以此加强基础人才培养,为未来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加快完善国内生物信息资源汇总、贮存、共享与保障机制。加快推动建立生物科技信息汇总、贮存制度。在保证研究成果国际交流畅通的同时,确保国内经费资助的各类生物科技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能够全面、及时、同步至我国生物数据库。健全科学数据共享管理过程中的保障机制,增加国内生物学科研、教学人员对国家数据库的重视、参与程度。”
民盟中央还建议,加强我国生物数据、数据库的国际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科技合作和技术探讨,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展联合研究,扩大我国生物信息数据体系的影响力。加强国内外科学共同体的交流合作,探索与国际社会的数据交换和合作交流,保障资源的全球化利用,最大限度发挥数据的价值。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04日 第 07 版)
记者:高志民
原标题:《民盟中央:加快生物数据库建设 构筑生命科学发展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