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位医术高明的大夫,叫孙思邈。后世称其为药王,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园有一处药王山,前面就是放着孙思邈的铜像。
孙思邈常在深山密林中采药,有天突然在路上遇到一只老虎,有气无力的瘫倒在岩石上,呻吟振振,可怜兮兮的看着孙思邈。孙思邈看着老虎不像吃人的样子,知道其肯定有不舒服,于是上前查看发现老虎的腿受伤了,又红又肿,于是孙思邈赶紧从药袋里取药捣碎,一部分用山泉水调敷在老虎腿上,一部分让老虎服用下。结果老虎的腿就好了。为了报答孙思邈的救命之恩,老虎愿意作为孙思邈的坐骑陪着跋山涉水,充当保镖。
这味治好老虎腿伤的药正是今天要介绍的中药虎杖。
(资料图)
虎杖是蓼科植物虎杖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斑而叶圆。高一米多,似拐杖,故称为虎杖。
为什么虎杖对跌打损伤疗效这么好呢?因为虎杖茎圆行血而入内脏,茎中空,其节间膨大,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味苦燥湿,《本草经集注》“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虽然虎杖的名声是因治好跌打损伤而来,可在高手林立的伤科中药界,虎杖的能力并不出众,反而因为自己的另外一个才能而脱颖而出。
虎杖入肝胆经,有利湿退黄的能力,而且在这一范畴领域是名列前茅的。有利湿退黄的能力,所以可用于治胆囊炎、胆囊结石、黄疸等问题。
《上海常用中草药》中就记载了治急性胆囊炎、胆结石,用虎杖煎汤,如兼有黄疸的,可以配合金钱草,效果更佳。
名中医刘渡舟先生就是看中了虎杖利湿退黄的超群能力,专门围绕他打造了一个专门调理胆结石的方子,叫“柴胡排石汤”。
具体组成:虎杖,柴胡,大金钱草,延胡索,茵陈,鸡内金,黄芩,川楝子,海金沙,鱼腥草,片姜黄,白芍,刘寄奴。
肝胆结石的本质是湿热,湿热日久纠结成石。
方中君药虎杖,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水性”好,不惧怕湿邪,性微寒,又能清热,所以能对付湿和热。而湿热是淤堵之象,也可以说虎杖擅长入肝胆,能清理肝胆淤堵,冠绝三军。
有了虎杖在前面的披荆斩棘,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也尾随其后,冲锋陷阵,这个队伍就是为了扫清道路上的障碍——结石。
肝胆湿热,归根结底还是肝失疏泄,要恢复肝脏疏泄的正常功能,湿热才不会死灰复燃。这个工作交给了柴胡、茵陈,他们两个就像清洁工一样,把肝胆通道上湿浊打扫的一尘不染,道路自然畅通无阻。
黄芩、鱼腥草清热解毒。片姜黄、刘寄奴破血逐瘀。这样下来,湿浊、热毒、瘀血三种病理产物都有了归宿。
结石体质多伴有气滞疼痛,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止痛。白芍柔肝,缓解止痛。